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489章 宵禁解除后的百态人生
第(2/3)页
阳光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,京城百姓已开始为下一个不眠之夜做准备。宵禁的解除,不仅撕开了夜幕的桎梏,更让这座古老的都城,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温度。】
【晨光微熹,东市的早市与夜市商贩擦肩而过。菜农老周挑着新鲜的青菜,好奇地打量着收摊的面摊老板:“老张,这夜市赚得比白天多?”老张抹了把汗,笑得合不拢嘴:“何止!昨儿个有位老爷一口气买了二十个炊饼,说是要带给府上的公子尝鲜。”】
【与此同时,顺天府衙门内,知府王大人对着堆积如山的诉状头疼不已。“大人,昨夜三家商铺被盗!”师爷焦急汇报。王大人却盯着另一份案卷冷笑:“先办这起——有人竟在夜市设赌局,哄骗学子钱财。传五城兵马司,今夜便去端了!”】
【夜幕再次降临,京城的灯火比前日更盛。新开的“明月楼”戏台上,名角儿水袖翻飞,台下叫好声此起彼伏。二楼雅间内,富商李员外正与西域商人谈生意,桌上摆着刚从夜市购得的琉璃盏:“这宵禁一解,咱们的货物能连夜装卸,生意怕是要做到塞外边关去!”】
【琉璃厂的书局内,烛光摇曳。周文远与同窗们围在摊前翻阅新书,突然听见争执声。“这《天工开物》孤本,我出十两银子!”一位贵公子掏出银票。寒门学子陈生急得涨红脸:“此书关乎民生,理当让我等研读!”书局老板见状,一拍柜台:“别争了!今夜子时,我将誊抄本免费赠与各位!”】
【护城河上,莲花灯随波逐流。张三跪在岸边,对着灯火喃喃自语:“娘子,你看这京城的夜,多热闹……”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,却是那日帮他的兵卒,手里提着酒壶:“兄弟,一起喝两杯?”】
【三更天,皇帝微服出巡。看着街边猜灯谜的百姓、教孩童识字的先生,朱由检眼中泛起笑意。忽有孩童举着糖人跑来:“伯伯,买个糖人吧!我爹爹说,宵禁没了,日子都甜了!”】
【回宫路上,朱由检对陆承钧道:“传旨,拨款修缮夜市道路,增设路灯。另外……”他望着远处灯火,“让翰林院编撰《夜市便民条规》,既要百姓安乐,也要长治久安。”】
【几日后,东市忽然贴出崭新告示,《夜市便民条规》墨迹未干。“摊位不得占道”“更夫巡查每两刻一次”“严禁售卖违禁之物”……百姓们围在告示前指指点点,老学究摇头晃脑念着条文,绸缎庄的伙计小李挠挠头:“这规矩看着严,可没了地痞捣乱,咱们做生意也踏实!”】
【夜幕降临,正阳门的城楼下,一队戴着青铜面具的西域舞姬踏着鼓点起舞,腰间银铃叮当。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惊呼——几个蒙面飞贼掠过屋顶,直奔珠宝阁!暗处的锦衣卫暗桩立即发信号,瞬间,夜巡的官兵举着火把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。】
“哪里跑!”张百户的长枪挑落一名飞贼的面罩,“竟敢在天子脚下作案?带走!”围观百姓拍手称快,卖炒栗子的王婶趁机吆喝:“热乎栗子!看完热闹来一袋!”
【与此同时,贡院西街的“聚贤楼”内,文人雅士们正为一桩新鲜事争论不休。“夜市既开,何不效仿汴京,设‘夜考’选拔人才?”寒门书生周文远拍案而起。世家子弟赵公子嗤笑:“荒唐!夜间读书不成体统,怎堪为国选材?”老学究抚须沉吟:“倒也不妨一试,若能挖掘民间遗珠……”】
【皇帝听闻“夜考”之议,连夜召见礼部官员。“可在琉璃厂设临时考场,以策论、实务为题。”朱由检把玩着案头的夜市绘图,“朕倒要看看,这黑夜之中,能走出多少治国能臣。”】
【消息传开,整个京城沸腾。穷苦书生们背着行囊涌入夜市,在油灯下奋笔疾书;富商们争相赞助考场,只为博得“惜才”之名。开考当夜,琉璃厂灯火通明,巡街的更夫都忍不住驻足张望:“这些后生,写的比我敲的梆子声还热闹!”】
【放榜那日,菜市口挤满了人。当看到卖豆腐的张二柱、守城门的李铁蛋都中了“夜考”功名,百姓们炸开了锅。“这宵禁,真是改出了新天地!”茶馆老板一边倒茶一边感叹,“连我家小儿都说,以后要在夜里读书!”】
……
洪武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