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569章、【liaoxu】
第(1/3)页
廖煦。
男,1953年出生,首都人。
1992年从大陆来到香港定居,说是定居,其实更像是逃难。
这是从新记向家拿到的关于廖煦的资料。
当然还不止这些,据说廖煦刚来香港的时候,因为不会说粤语,所以只能在餐馆里做些打杂的活。
有一天,餐馆里伙计不小心把敬香火的关公像碰倒了,摔在地上断成了三截。
这家餐馆是新记尖沙咀扎fi人头马的陀地,这些混社团的对关老爷自然很尊重,所以大哥一气之下,准备把小伙计胳膊打断。
这个伙计平时对廖煦颇为关照,廖煦就说如果自己能复原,能不能饶过他。
大哥不相信,这都断成三截了,还怎么复原?
廖煦不说话,默默把残像收拢起来,顺便要了些材料。
但是,那位大哥想亲眼目睹的时候,廖煦说除非你拜我为师,不然祖师爷的手艺不能给外人看去。
人家都是红棍(社团的一种中层干部),又怎么肯拜一个落魄大陆人为师,所以没答应,但是也没有强硬的要求旁观。
最后,只用了不到半个钟,廖煦就把一尊完好无损的关老爷铜像拿出来了。
肉眼,完全看不出裂口的痕迹。
甚至放大镜都不能。
当时那位大哥就知道“捡”到人才了,立刻向上汇报,最后新记龙头都知道了。
廖煦又随便展示一些绝活,龙头立刻决定收留他,一转眼16年过去。
廖煦不是社团的人,但是他又受社团保护,并且凭借手艺为社团立过功,年龄大了还收了几个弟子传承手艺。
所以整个新记都很尊重这位手艺人,大家都称他为“廖伯”。
但是呢,向家那边又告诉陈着和顾声同,“廖煦”应该是化名。
因为刚开始几年有人这样叫他,他经常反应不过来。
当然真名假名不重要,但是廖伯肯定是不缺钱了,因为陈着从100万加到500万,人家眼皮都没搭理一下。
回到驻港办,陈着又把几位领导一起拉上研究。
这件事甭管最后如何解决,但是陈着和这帮驻港领导混得烂熟,有位厅局级干部还打算介绍亲侄女给陈着认识。
后来听说陈着已经有对象了,这才悻悻作罢。
“现在可以知道,廖伯不爱钱了。”
张志明总结道。
“不是不爱钱,而是不缺钱。”
顾声同弹了弹烟灰,笑着更改道。
“不爱钱”和“不缺钱”一字之差,不过所蕴含的意思完全不同。
陈着也是这个思维。
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软肋,他表现出来面对某种诱惑的抗拒。
要不就是信仰非常强烈,要不就是这种诱惑对他来说不够吸引,当然也有可能是二者兼之。
廖伯做了这么多年假文物生意,手里估计千万存款是有的,他又没有亲人,这些钱根本花不完,所以才压根没什么兴趣。
“亲人?”
陈着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字眼。
“我第一次见到廖伯,他说家庭成分不好,所以才来到香港。”
陈着就有些奇怪:“1992年好像除了南巡,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