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全要了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407章 全要了

第(3/3)页

鲜两地方卖,再联系上荷兰人,往南洋和欧洲卖。

  四条线一年卖十万斤左右的生丝,完全没有问题。

  历史上这个时候的日本有1500-2000万人口,相当于欧洲的总和,每年消耗生丝450000斤,其本国产量大概为一半。

  也就是需要从外面进口22万生丝。

  又因为日本手工业不发达,同时年需求丝绸大概40万匹,

  同期每年卖到欧洲的丝绸大概是十万匹,生丝数目不详,考虑到欧洲人口和同期日本相似,且不产生丝,可估计为一半,20万斤左右。(因为远,风险高)

  其他南洋小国加起来,估计也好几万斤。

  这样世界各地加起来的需求量是挺高的,五十万斤生丝,五十万匹丝绸是最少的。

  但大明朝有多少产量丁毅不知道,就算没有这么多产量,但他拿到徐家的生丝,卖生丝也好,卖丝绸也好,都有路子卖出去。

  日本那边仅幕府和松蒲是吃不下这么多,可以卖欧洲,也可以在日本与其他大名藩主交易。

  他现在在日本名声很响,只要借着卖铳卖炮的借口,完全可以打败其他大明商人,让各大名都抢买他的货。

  他现在对手就是其他卖丝商人。

  郑芝龙前期也常干这事,后期仅收费已经赚的盆满钵满,他的海上贸易基本都是在帮别人。

  比如历史上帮荷兰人买丝绸,帮日本人买生丝,茶叶等。

  丁毅很确信自己能卖出去,只要不和郑芝龙翻脸就行。

  徐夫人考虑了一会,便道:“银货两清?”

  “必须两清。”丁毅道:“岂会让你们赔本。”

  当日,丁毅与徐家约定,徐家以后的生丝只卖丁毅一人,每百斤为85两,不管价格起伏。

  这个价格是徐家所有人都很满意的。

  生丝价格在这时候,大部份都是50两/百斤。

  偶尔会上涨,但也不是很大。

  丁毅出85两/百斤,算是高价,价高者得,徐家拿这个和其他合作的商家说,他们也没办法。

  丁毅用的就是走量,通过量多,低价,一样达到赚大钱的目的。

  这需要有良好的销售渠道,一旦失去渠道,他这招就完全无用了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