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望远镜和加农炮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97章 望远镜和加农炮

第(1/3)页

  这样丁毅用幕府的日本刀等物,加上一千两银子,换下了皮鲁特两船货,加一门炮和三个望远镜。

  富田贵和也没他让等太久,当天下午就先运来了五千把刀,他立马先支付给皮鲁特。

  然后拿了皮鲁特的货找本地商人。

  因为富田贵和已经没钱,而且丁毅不想要太多日本刀,所以由富田贵和介绍,卖了日本两个大名的代言人。

  他卖的也不贵,丝绸以两百八两百斤,白糖十二两百斤,丝绸亏本,白糖小赚,荷兰特产赚了不到几百两,奶酪留着自己用,总体下来,拿了皮鲁特的货,转手亏了两千多两。

  但他拿皮鲁特的货不是为了赚钱,是为了皮鲁特的炮。

  皮鲁特从船上卸了一门炮给他,另赠送了五枚炮弹和若干火药。

  丁毅等人回到船上,先把望远镜给阮思青几个人,大伙轮流看看,很是惊奇。

  “这玩意看的真远,真清楚,难怪大人亏钱也要弄几个过来?”魏继业立马看出他的军事价值。

  17世纪初,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·里帕斯发现了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叠在一起可以让远处的物体变大,于是单筒望远镜就诞生了。

  由于望远镜的具有可以望远观察的功能。所以很快就用到了军事上。工匠们根据战争需要,研制了军用望远镜。

  上次郑芝龙给的望远镜,质量没有皮鲁特给的好,好像还是国产的,搞不好是郑芝龙自己的工匠做的,而皮鲁特这次给了丁毅三个,都是军用级别的,比郑芝龙的明显好。

  要做望远镜,首要会做玻璃。

  其实4世纪的时候,古罗马人已经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,到12世纪的时候,世界上有了商品玻璃。

  1291年,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。

  当时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,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。

  所以眼下在欧州,玻璃技术已经很完善和发达。

  中国的情况也不差,在魏晋南北朝时,有大量埃及的玻璃,从印度洋运到中国南部沿海,很快这玻璃技术被交州,广州的工匠所掌握。

  但可惜的是,南北朝后,交州和广州工匠所掌握的玻璃制造技术就失传了。

  唐朝时做的玻璃还是很脆,太冷太热都会爆。

  宋朝时,与阿拉伯人通商,终于搞清了玻璃耐高温的秘密,原来在制炼的原料里加了南湖砂(碳酸钠和硼砂),为探求钠盐的配方,竟花了200多年的时间而不得。

  到了明初,郑和下西洋聘请了阿拉伯烧制玻璃的工匠来国内,他们向中国工匠传授了烧制钠钾玻璃的新工艺,中国始能生产能适应骤冷骤热玻璃了。

  眼下国内会制玻璃的工匠,基本还在沿海一带,京城的不要指望,京城的匠籍,收入低待遇差,做出的玻璃不是爆就是脆,根本不上心,明朝中后期还有一段时间失传了,即京城工部的匠营里,找不出会做玻璃的工匠。

  所以丁毅决定,等这次回去后,马上派人到南边沿海,寻找会做玻璃的工匠来。

  至于让他自己做,不好意思,不是这个专业,穿越时也没点这个技能,真不会。

  众人把玩了一会望远镜,丁毅和阮思青说了将来去寻工匠的事。

  接着大伙又一起去看了皮鲁特的舰炮。

  荷兰人这个时期,把他们的炮称为加农炮。

  加农炮的标准是炮身长是16-22倍口径,就称之为加农炮。

  皮鲁特肯卖炮,也是因为这是老式的加农炮,而且他们国内已经研发出新式的加农炮。

  大概明年能装配,荷兰人也正是因为装备了新式加农炮,才决定在1633年和郑芝龙大干一场的。

  卖给丁毅的加农炮是12磅青铜炮。

  阮文燕第一句就让大家都笑了起来:“这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