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章 铜矿很偏宜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92章 铜矿很偏宜

第(2/3)页

做私钱。

  但他才不管丁毅干什么,只管自己能赚多少。

  他沉默了片刻后,缓缓开口:“丁先生应该知道,眼下产丝季节,明国好多商人都运来生丝,码头上堆积如山,每天都是一个价。”

  “如果真要以丝论价,每一百斤,我出三百两。”

  “丝织品每一百斤,我出三百五十两。”

  凭良心说,松平海野这价钱比一般日本商人出的稍高一点,丁毅大概有五倍的利润。

  但和巅峰期十倍,二十倍的利润比起来,肯定不尽如意。

  而且丁毅这些货物少,是主要赚钱的方向,其他货物,赚不了这么多钱。

  丁毅马上问起他的铜矿多少一斤,一共有多少斤。

  松平海野这次运了两船铜矿,每船十万斤,共二十万斤。

  卖与周远海为每百斤1两银子,一千斤10两,二十万斤就是2000两。

  周远海回去后,一般每百斤提炼50-60斤铜。

  每斤铜加上其他偏宜的金属,可制200文。

  100斤铜矿能制10000---12000文。

  价值10-12两银。

  扣掉工钱,运输,其他消耗,利润近十倍。

  当然了,这是现在的价格,崇祯后几年,京城已经达到2000文换一两银,但依然有利润五倍。

  丁毅这么算算,铜矿其实挺偏宜的啊,比大明朝的闽铁还偏宜一丢丢。

  以货易货的话,他只需要用七百斤生丝,能换这两船铜矿,简直大赚。

  而松平海野也觉的大赚,他们把生丝存放着,等过了这高峰产丝期,一两个月后,可以翻一倍出售。

  当下丁毅与他谈了细节。

  松平海野随船带了五万斤铁料,五万斤硫磺。

  铁料价折银450两,硫磺折银250两,松平海野全部货物折银2700两。

  听起来松平好像没赚什么钱,带了四船货物才这么点钱?

  但他不是商人,主要是负责银山的业务,这些东西是银山出产的辅料,卖了就是他们和幕府自己的,是意外之财,人力运力全是幕府出,等于用银山的工人,赚自己的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