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569章 钢铁产量冠绝全明

第(2/3)页

生铁。

  加上阮思青的收购,丁毅全年能有生铁两百万斤左右。

  听起来数目庞大,但炼到熟铁,再打造铁甲,长枪,船厂要用的,余下的还要炼成钢,又要耗时间,最后再打造和炮。

  “每年产钢二十万斤左右吧。”李忠义最后无奈道。

  平均每生产钢600斤不到,只能做六十根燧发枪。

  但丁毅部其他用钢的地方也很多,包括船上,机械,刀枪,最终用在制枪上的,估计只够做二十根,而丁毅现在优先鲁密铳。

  这也是他为什么燧发枪制造缓慢的原因。

  李忠义摊摊手:“还是人手不够,锻打成钢的熟手工匠不足,这步是需要一个个工匠去亲手完成的。”

  炼铁容易,成钢难。

  丁毅现在各岛的仓库里,生铁熟铁堆积如山,他自己都没数,估计这七八年已经囤结了有百万斤以上。

  用都用不完,而钢却远远不够,此时若赵大山在,肯定要兴奋的告诉他赶紧做铁锅卖,或许就可以消耗掉一批铁料。

  所以这边还是要更多的工匠和大鉴炉。

  “大人这几年建学校,培养工匠,也为我们增加了好多人手,如果仅靠外面寻找,拉人,不知何时才有现在的规模。”李忠义这时其实很自豪的,丁毅的这边的匠作局,经营的很好,并且只会越来越好。

  眼下丁毅所有的地盘加起来,估计工匠和熟练工人已经要达到万人了。

谷产</span>  这是很不容易的成就。

  看他们出产生铁的产量就知道。

  明朝永乐初年,全国生铁产量是1800万斤,丁毅现在仅靠东江一地,抵的上永乐朝九分之一,能不骄傲吗。

  当而明朝生铁产量最高的应该是嘉靖了吧,当时仅广东一省全年生铁产量就达到2700万斤,全国加起来,肯定都上亿了。

  之后就好像开始衰退,到了现在崇祯年间,流民遍地,除了广东江南,到处混乱,不知道全国产量还有没有5000万斤。

  丁毅这边现在铁产量多,所以造了大量的铁炮,鸟铳,往朝鲜和日本卖,这也是他目前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