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9章 雷酸贡和纺织机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849章 雷酸贡和纺织机

第(2/3)页

托,叶阿土,费蒂尔等老同志都亲切的拜见了丁毅。

“皇上,这边请。”波耳兴奋的带着丁毅往河边走。

科技局的地盘边上有条河,也是专门用来测试将来的船的。

此时在河边的一幢房子里,他们已经造好一个足有后世坦克那么大的蒸汽机。

“这么大?”丁毅看的目瞪口呆。

“这是测试品,主要是测试他的动能。”波耳道:“可以根据比例而缩放。”

蒸汽提水机已经面世一年多了,经过一年多的改进,现在的动能已经大幅提升,但还是不够拉动大车。

科技局做了试验,装了五十石粮食重量的大车,现在的蒸汽机就无法推动。

“要高压。”丁毅下意识道:“还得在压力上面想办法。”

世界上第一台推动机车在轨道上走的,就是高压蒸汽机。

“你们再造个轨道,仅用大车阻力非常大,难怪你们推不动。”丁毅兴致来了,立刻叫人拿上图纸。

李忠义也知道丁毅经常兴致或灵感来了就会画图,果然早就准备好。

丁毅画了火车和铁轨。

“有了轨道后,一方面可以固定方向,一方面降低阻力,蒸汽机的就可以推动大车了。”

匠作局直接用大车上装满东西,肯定推不动啊。

“皇上每次的想法,都让人耳目一新。”米托也佩服道。

好在丁毅脸皮厚,坦然自若。

丁毅让匠作局先造一百米的轨道,然后用蒸汽机带动箱子试一试。

当然,最主要还是要改进蒸汽机,增强动力。

其实蒸汽机有单缸双缸甚至多缸之分,但丁毅不懂啊,只能全靠工程师们自己琢磨。

好在他集中了这个时代亚洲和欧洲的顶尖科学家,不像后世那些科学家都是一个人孤身奋斗。

接着丁毅又看了科技局很多新的发明。

这边专门研究制造新机器。

新的车床,钻床,镗床,刨床,最让丁毅惊奇的是,他看到了新的纺纱机。

早期在旅顺发展时,丁毅为节省开支,都是直接从松江徐氏和江南一带购买生丝或棉、绒等物,然后自己纺纱织布。

当时整个大明用的都是宋元传下来的水转大纺车。

当时他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纺纱的机械,比西方的水力纺纱机要早四个世纪。水转大纺车发明在南宋(1127-1279年)后期,在元代(公元1206年—1368年)盛行于中原地区。

这种水转大纺车结构较为复杂,由转锭、水轮和传动装置等三部分组成,体积庞大,全长约9米,高2.7米。通过将水的动能转化为大纺车的动能,实现自动化的工作。每台纺车每天可纺纱100斤,效率是一般纺车的30多倍,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器。

  

丁毅还是从松江徐氏那里得到的机器原型,然后在旅顺自制,用来织布,这样做的效果是,比起直接买布来缝制衣服,他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开支。

当时旅顺比较穷,他这么做也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