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_明末之席卷天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

第(2/3)页

开玩笑的,但读书人闹闹事,真的小儿科。

于是最后,让吕大器出面,呵斥他们,教训几句,给放了。

-----

九、十月份,天下总兵和巡抚纷纷进京,一直到十一月中旬才全部到位。

大明朝的总兵和巡抚原本都不是正经的官名,总兵原本没有品阶,哪里需要带兵打仗了,就有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或都督佥事下去领总兵衔。

巡抚一般也是由朝廷的各部侍郎(尚书)或都御史等下去,称其为巡行天下,安抚军民。

到明末时,总兵和巡抚已经正式成为一方镇守和封疆大吏。但由于明末的特别形势,加上崇祯乱搞,明末的总兵和巡抚几乎没有几个在同样职位上呆过三年以上的,特别是巡抚,能在同一个地方干两年的都不见几个。

现在丁毅肯定不能和大明一样,他是要把巡抚当后世的高官来用,今后四年一轮换。

仁德元年十二月初,朝廷准备妥当之后,丁毅在奉天殿召见所有总兵以及和他打天下的武将文臣们,另有所有巡抚和京师三品以上文武参加,论功行赏,款待众臣。

这时大伙才知道,丁毅的新大乾,只有四个国公,比前明老朱可小气多了,计有:定国公赵大山、卫国公张经、镇国公王卫忠、安国公李忠义。

这四个国公中,赵大山和张经是丁毅的老兄弟,王卫忠出去打仗最多,立下赫赫战功,李忠义在匠作局潜心铸造,为丁毅打造源源不断的兵甲、器具,都是立下赫赫功劳的。

和大明以及历朝的国公不同,四位国公没有封地,只有称号,享受朝廷分封的二千亩田,但同样要交税,只是只要交一成。

另国公每年薪水为三千石(或同等的银),如赵大山有城事部尚书的职位,另再拿城事部尚书的薪水,等于有两份薪水,国公府由朝廷配侍卫五十人,雇佣的仆人侍女不能超过三十人。

侯爵六人,宋飞、路超、阮思青、沉世魁、徐敷奏、郑芝龙。

原本阮文龙的功劳也是能封国公或侯爵的,但阮氏父子两人,丁毅还是选了阮思青,只封一个。

侯爵有朝廷分封的一千亩田,交税一成,每年薪水为两千石,有职位者,拿双份,侯爵府由朝廷配侍卫三十人,雇佣仆人侍女不能超过二十人。

伯爵分了二十多位,像陈有富、徐威、向怀来、杜如海、钟镇奴、徐织、姚新汉、魏继业、尚可喜、许尔显、曹变蛟、谢志良、袁有才、严雄、刘元、袁贵、吴三桂、西劳经等皆封伯。

伯爵分封五百亩田,交税一成,每年薪水为一千石,有职位者拿双份。

然后所有爵位,世袭降替。

这是什么意思?

赵大山是国公,将来他儿子世袭,就降为侯爵,将来孙子再袭,降为伯爵,子孙三代后,赵家就没有爵位了。

大明勋贵传承几百年,到后面每家每户吃的肥都都,田地财产无数,最终苦的还是老百姓。

丁毅则改为世袭降替,和汉朝的推恩令差不多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