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86章_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1786章

第(1/3)页

刘氏说:“咱这小院子能晒个啥呀?我把咱床上的被褥全抱去村口新宅子了,被褥被套啥的崽村口池塘那边洗完,顺手也都晾晒在新宅子那边。”

    杨华明懂了,怪不得赵柳儿说一整天没看到刘氏往前院去,往后原来也没见到刘氏。

    原来搞了半天,刘氏一直在村口那边忙活呢。

    “辛苦你了,今个累坏了,我去村口新屋那块帮你收东西回来。”

    至此,杨华明也终于明白为啥刘氏会从后院过来,从后院有一条小路能径直插到村口那边,而从村里经过,要绕道很多。

    刘氏把他推开:“我不要你帮我收东西,我一趟趟的收就行了,你要真心疼我,你就赶紧的去孙家的肉棚那里瞅瞅,夜里给我烧点好吃的补补!”

    杨华明赶紧放下手里东西,立马往外走,去给刘氏置办好吃的。

    老杨头刚好也出去遛弯,顺道就跟杨华明同行,得知了荷儿那边的事情后,才有了杨华明去买肉,老杨头各房的去散布消息……

    当老杨头在各房散布消息的时候,杨华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往了孙家的肉棚那里。

    孙家的肉棚一天出摊两次,分别是清早,和日头下山的时候这两个时间点。

    清早出摊的意义自然不需多说,日头下山时候之所以出摊,售卖的是清早没有卖完而剩下的。

    早上剩下的就趁着日头威力上来之前收摊带回家去,跟放了干冰的木箱子一块儿下沉到水井里去保温。

    干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奢侈品,但也不奢侈。

    对于条件好的人家,比如骆家,都有专门的地窖来储存干冰,每年暑天,大人孩子的屋里都放了干冰来降温和调节温度。

    但是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,至于孙家,因为做猪肉生意,所以也必须要有干冰,不然这高温天气对猪肉的损耗太大了。

    孙家的干冰主要是通过大杰弄回来的,有时候杨若晴这边也会送一些干冰过去给他们。

    所以杨华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赶往肉棚,刚好赶上收工回家的村里人在肉棚那里买肉。

    早上的肉价跟傍晚的肉价不同,比如说同样的五花肉,早上是18文一斤,到了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