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对系统的猜测_大明第一祸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121章 对系统的猜测

第(2/3)页

法解决三十万人3个月的粮食缺口?”

  “只要3个月?”朱寿撅起嘴惊讶地问。

  杨廷和沉着脸问:“殿下知道三十万人3个月消耗多少粮食吗?90万石!算上运送途中的损耗,殿下至少筹集100万石粮食才可解决河套的问题。至于赈灾的粮食,朝臣自会想办法解决。”

  陛下把山东青州20万灾民迁徙河套,主要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叛乱。衡王就藩青州,陛下赐地千倾,发动周边几万民工兴建衡王府。青州知州为了避免农耕被耽误,上奏请求延缓王府修筑,不准。致使青州的灾情比其他地方更为严重。

  “难道三个月后河套能自给自足?”朱寿注意力在河套周边鞑靼人的动向,没有关注具体的河套政务。

  杨廷和心里窝火:“殿下也该关心河套民生!马上打天下,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。殿下口口声声说要文武并驾齐驱,却天天和将士们踢球赛马。”

  “老师教训的是。”朱寿虚心受教,“今日本宫深受震动,明日起本宫定会勤于政务。”

  杨廷和皱紧眉头:“殿下,粮食事关重大……”

  “老师放心,本宫不会让河套缺粮。”朱寿开口赶人。

  “粮食所从何来?鱼米之乡的江南种植棉花和桑树,出产的粮食养活不了一地之民。两广粮食维持大明运转。三十艘2000料的宝船每月从占城国运5万石粮食,根本是杯水车薪。殿下从何处得粮?”杨廷和咄咄逼人地问道。

  朱寿淡然一笑:“动用占城国的粮食,会动摇内行厂的运作。本宫不会自挖墙脚。您老别杞人忧天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”

  从成化朝开始,粮食短缺一直是困扰大明的难题。不少有识之士看出背后的危机。可朝廷的大臣背后站着利益相关的势力,指望他们学宋朝的王安石吗?单论危险性,宋朝不杀士大夫,大明皇帝有残杀百官的先例。换作是他也会装傻子。

  杨廷和怀着重重疑虑告退。

  朱寿失眠了,不知道便宜老爹今晚能否安睡。他们的计划出现一丝纰漏,会面临天下人的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