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0章 谁不知道_大明第一祸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340章 谁不知道

第(2/3)页

太子决定让榆林和大同产业对接,榆林镇用官府、卫所两个身份入股大同炼钢厂,榆林提供炼钢需要的煤矿。大同进一步扩大钢铁加工作坊,分三成的利给榆林。榆林镇用赚得的银子抚育死难官兵的家人。”

  “榆林什么时候有煤矿了?”薛伦瞪大眼睛,“有煤矿了对外卖,还需要和大同合作吗?”

  “煤矿是内行厂采矿冶金院发现的。卖煤赚的,哪有卖钢材、铁器赚的多!榆林军击败鞑靼有生力量,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,太子怎么会亏待榆林!”秦纮淡淡地道。

  盐和铁都是朝廷专营。神奇的大明朝廷握有专营的名义,在实际生活中,私盐比官盐多,民间的炼铁厂比官府多。

  铁的利润比贩盐高很多,但炼铁需要技术。炼钢厂不是买通几个权贵能够建立的。在钢铁业,都不用朱寿费心思整顿,凡事都由掌握炼铁、炼钢知识最多的内行厂说了算。

  刑部尚书闵珪红了眼:“太子也太偏心北方了。”

  官员们避开商税,谈到了其它。看来朝臣们并没有对提高商税一事达成统一。弘治帝皱了皱眉头,朝周经使了个眼色,商税的事慢慢来。

  身为山西人的周经立马转移话题:“太子殿下挂在口中的‘想致富,先修路’这句话,才是山西崛起的真正原因,四通八达的道路,给勤劳勇敢的山西百姓无数的机会。”

  “周大人一语惊醒梦中人。”闵珪好似刚刚醒悟一般。

 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。西厂像只不断吐丝的蜘蛛,从没有停止修路工程。畅通无阻的道路让贫困的北方焕发了生机。缺粮了,通过道路运进粮食。瓜果成熟了,通过道路卖出去。路通了,商人也多了。商人多了,地方也繁华了。

  “难怪太子殿下想把四万鞑靼俘虏送到东北修路。”刘大夏适时提了一句。

  文华殿瞬间安静。

  曾鉴猛然站起:“不行!密云水库解决了灌溉水的问题。修建取水渠需要大量的人手。”

  “曾大人怕不是傻了?把四万鞑靼人放在京师附近?”刘大夏语气凉凉地问。

  保国公帮衬道:“今时不同往日,鞑靼是秋后的蚂蚱,蹦跶不了。京师外驻扎了三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