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2章 换人_大明第一祸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532章 换人

第(3/3)页

催四请时,才笃悠悠地出现在文华殿。

  太上皇气朝臣们不同意攻打日本,在圆明园待着。时不时进宫看望生病的儿子,压根不理政务。

  新皇伤重,无人打搅。

  这一个月,集义殿、本仁殿组成的议事厅管理天下政务。有几代皇帝懈怠朝政的先例在,朝臣们已经习惯了。不一样的是,文官住不了武官的主,武官不再感到低文官一头。

  要粮属于集义殿的职责范畴,为了面子,屠滽等人把本仁殿的许进拉来助阵。

  屠滽就知道新皇会怎么说。他和周经、杨廷和是河套的首届官员,河套的家底他们很清楚。河套不但粮仓堆满了粮食,河套户部地账面数字喜人。

  代理总督李梦阳被王守仁忽悠成了‘新派’官员。相当看不惯朝廷的某些做派。一点也不卖上任代理总督杨廷和的面子。

  许进收到同僚们求助的眼神。

  “陛下,事急从权。乱民对地方的民生破坏极大。京师遭天灾粮食减产,可山东缺粮实属乱民之故。”许进道。

  京师有密云水库,京畿附近闹旱灾,和清河、武清两地的民乱关系重大。官员们偏要说旱灾造成的!

  朱寿翻翻白眼,看在他们干净利索地断绝和日本的贸易,就当是这么一回事吧。

  “何舍人,给李代总督去电,让河套往京师运粮三十万石。”朱寿下令。

  接替刘鈗跟在朱寿身边的何景明朗声应和。

  何景明、李梦阳、康海、王廷相、徐祯卿、边贡、王九思七人是明朝文坛赫赫有名的‘前七子’。这七人中除了王九思,其余年龄都不大。康海、王廷相是弘治十五年的进士,徐祯卿是新科进士。

  他们都是‘新派官员’。让内阁为首的‘老派’官员头疼的人物。

  杨廷和等人惊讶今日新皇格外好说话,但他们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何景明身上。

  刘鈗会主动给集义殿传消息,何景明肯定不会。

  皇帝如果一门心思待在深宫,内阁想要见上一面太难。近臣是非常关键的人物。近臣的一句提点,能让内阁避免踩雷。

  “陛下,失踪的士子全部被找回。”正在内阁纠结的时候,出去打电话的何景明,喜笑颜开地跑回来报喜讯。

  朱寿撇撇嘴:“朕的嫌疑可算是洗清了。”

  屠滽等人大囧。

  如果刘鈗在,一定会等他们走了再提此事,避免尴尬。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