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家天下_我的大明新帝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二章 家天下

第(3/3)页



  不过,当十二月十七,楼船停在应天府阅江楼码头的时候。朱瞻基从一个儿子,一个丈夫,一个父亲,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帝国继承人。

  自永乐十五年正月十六离开应天府,他这趟出行耗费了两年十一个月。

  应天府,久违了。

  三年的时间,对历史来说,不过是沧海一粟。对朱瞻基来说,不过是从十九岁变成了二十一岁。

  但是对蓬勃发展的应天府来说,三年的时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当初离开的时候,应天府的工业区主要还集中在夹江工业区,但是如今,应天府的江边到处都是林立的水车。

  从应天府到扬州府,镇江府,常州府,无锡府,苏州府,一直到松江县,长江两岸形成了大片的水力工厂基地。

  应天府最大的变化还有原本坑坑洼洼的街道,主道上的青砖路面全部变成了水泥路,就连那些小巷,也有许多变成了水泥路面,到处干净平整。

  这一切,都是自己的功劳。

 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年了,江面上吹来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,但是在阅江楼的码头上,如今却是人山人海。

  最显眼的就是码头最前面代表皇帝的五爪金龙旗,在北风中迎风招展。

  这是河船,不是海船,不需要落帆,水手们就直接靠向了码头。

  早就穿戴好冠冕的朱瞻基深知,这又到了该作秀的时候了。

  船还没有靠稳,岸上的文武百官,老百姓们还在等着内侍摆出太孙仪仗,但是这个时候,朱瞻基已经一个大跨步,稳稳地落在水泥码头上。

  他的高大身影毫不停顿,向着朱棣的龙辇奔去。

  虽然坐在龙辇中,但是朱棣也一直关注着靠岸的楼船,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迫不及待地地蹿了出来,忍不住笑骂了一句。“胡闹。”

  虽然是叱骂,但是那掩饰不住的笑容,暴露出了他的真正心态。

  王彦笑道:“陛下,太孙殿下对你依旧是赤子之心啊!”

  朱棣扬了一下手,王彦立即掀开了龙辇门口的厚帘。

  这个时候,朱瞻基已经快步奔到了龙辇前,跪在了厚厚的波斯地毯铺成的红毯前面。“孙儿瞻基向皇爷爷问安。”

  朱棣本来觉得自己有千言万语,可是隔着门帘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朱瞻基,等他抬起头,露出了那张与自己几乎一样的脸,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。

  王彦一直近身伺候朱棣,很了解朱棣的脾性。虽然他大多数时候是个没有感情的帝王,但是内心并不是真正的绝情绝义,也有他柔软的一面。

  只是这柔软的一面,只有少数几个人才能有幸见到。

  他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,大声疾呼:“太孙殿下归国。鸣乐。文武百官,内外百姓,依序行礼。”

  他的声音被传令太监一声声地传到远处,应天府城墙上的火炮发出了剧烈的轰鸣声。

  这个礼炮还是朱瞻基“发明”的,朱棣觉得这个仪式非常不错,与外国使节初见,这样的炮响,能够极大地震慑对方。

  朱棣的情绪平静了下来,伸出了手说道:“基儿上车,与爷爷同享文武百官之礼。”

  朱瞻基惶恐说道:“礼不可废。”

  朱棣呵呵笑道:“基儿通使南洋二十二国,西域三十七国,西洲,西洋逾五十国。扬我大明国威,为我大明开疆拓土。又以贸易获利超千万两,壮我大明国力,你当得起!”

  朱瞻基不再婉拒,起身坐在了龙辇下层,比朱棣矮了大约三十厘米的裙边上,才又背对朱棣,面向文武百官。

  这个时候,他感到肩膀上落下了一只手,朱棣的声音传了过来。“你很好,很好,我就是现在去见了父皇,也能理直气壮地跟他说:我做的没错!我对得起祖宗!”

  这就是典型的家天下思维啊,从来不会考虑对不对得起百姓,民族,只会考虑对得起祖宗吗?夺取侄儿的天下,是朱棣抹不去的污点,但是现在大明蒸蒸日上,他有后继有人,所以他的愧疚之心也就消散了。

  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