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零章 工序_我的大明新帝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一零章 工序

第(3/3)页

衔接的力度又有规定。

  结果整整一页纸上,就只见到各种尺寸,主谓宾定语少的可怜。

  不要说不懂的人,就是朱瞻基这种懂的人都看不懂写了什么。

  这些还好说,毕竟有图纸,可以照图来对照。

  但是一些加工工艺,更复杂的推论,还有一些设计的想法,这些写出来,更让人难以理解了。

  百万字的工艺计划书,看似很多,其实在后世也就是三本书而已。靠着三本书,就把要建三酸两碱的工厂的计划全部囊括了进来,朱瞻基是不相信的。

  可以这么说,即使工匠们严格按照计划书来建设工厂,研制设备,各个环节还是离不开他们这些研究员们。

  在大部分人看来,这些是理所当然,但是在朱瞻基看来,这却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。

  你一个科研工作者,整天把精力放在一个研究工艺上,算什么回事?

  所以朱瞻基宁愿浪费几个月的时间,也要故意发一次脾气,将所有人给震慑住。

  “孤对你们给予厚望,才让蓝良娣将斗姆娘娘所授天书传于你等。在孤这里,在蓝良娣这里,依旧还有无数学问等着你们来研究,来整理,岂能让你们分心他用。

  这份计划书孤要你等重新理清,用大白话给孤写出来。孤不要文采,不要文笔,只要识字的人,懂技术的人,看到这份计划书,就能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 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发脾气,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。所有人战战兢兢,连呼有罪。

 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:“孤一意推行白话,不是不知道古语优雅,白话粗俗。但是,白话虽然粗俗,却能让更多的工匠能看懂诸位所写之意。孤再给你半年的时间,从今往后,要将所有工艺都采用白话写的清清楚楚,若有再犯,以渎职论罪。”

  研究院的人一个个满是失落,辛苦了几个月,在殿下这里却没有落个好,一切要重头再来。

  但是工部的工匠们,这个时候就兴奋了。

  工部虽然掌握了如今几乎所有大工程的建设,开工,技术改进,但是他们受到了多重制约,没有一点自主权。

  工部,內监,对他们有双重管理,现在头上还又压了研究院这一帮爷。

  这帮爷虽然对他们没有直接管辖权,但是卡住了技术的脖子,不供着都不行。

  现在殿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,以后科研与生产分开,他们这帮爷,再想作威作福是不可能了。

  让其他人离去,朱瞻基留下了工部尚书吴中。

  这个老好人算得上是德高望重,就是性格太善,属于是那种技术官员。

  “吴尚书,关于新工厂建设,孤这里已经有了想法,虽然各种设备都要在京城铸造,难以运输,但是这几家工厂,还是不能建在京城。”

  吴中问道:“那殿下可有想过,这数万斤的设备,该如何运到他方去?”

  三酸两碱工厂的建设,最多的设备就是各种管道,这些管道的铸造,包括运输,都是一个难题。

  “先用船运,后用铁轮车慢慢转运,总之不能建在人烟密集的地方。”

  “那殿下意欲建在何处?”

  “铜山附近,寻一地势开阔,土地荒寂,人烟稀少之地。”

  铜山也就是后世的徐州,这个时代,徐州归凤阳府管辖。

  吴中皱眉想了想,说道:“殿下可是因为淮北的煤矿?”

 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:“三酸两碱都是有毒之物,炸药更是危险。铜山距离运河不远,扼守南北咽喉,特别是当地地势高,这历次黄河改道,淮河大水,都不曾对当地造成大灾。”

  吴中点了点头说道:“可是这样一来,一些技术保密可就难了。”

  朱瞻基却说道:“这几家工厂生产的物资,除了炸药,都不需要保密。如今这专利法实施多年,我正想寻那些不守规矩之人的麻烦。至于新炸药,只要将几个提炼环节分开办厂,倒也不怕泄密。”

  吴中这个时候爽快说道:“那臣待初八就出发前往铜山,寻找适合建厂之地。”

  (不好意思,今天有事耽搁了,只能先写四千字。)

  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