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 聚合_我的大明新帝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二十一章 聚合

第(2/3)页

盛虽然出身兴安伯府,自小却是学文,正统十一年,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理工学院,自此以后就一直留校任教。

  因为其相貌英俊,温文尔雅,当时进入理工学院上学的十三公主永宁,才十六岁就一眼就看中了他。面对一个公主的主动追求,徐盛没有多做抵抗就臣服了。

  这可是大明第一例师生恋,还是自由恋爱,朱瞻基知道的时候,已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

  朱瞻基当然不屑于棒打鸳鸯,何况徐盛本就出色,就成全了她们,给他们赐婚。

  结果这些年,他们两个人反而成为了大明自由恋爱的典型,根据他们两个人身上的故事改编的戏剧,一直很受欢迎。

  三十年过去了,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,有了朱瞻基的支持,徐盛在正统三十二年,就成为了理工学院的祭酒。

  身为朱瞻基的女婿,他跟朱瞻基的接触就不限于公务,许多面对大臣不好说的话,朱瞻基也可以无所顾忌地跟女婿说。

  徐盛很清楚朱瞻基的心态,也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朱瞻基的意愿。

  这些年,理工学院在徐盛的带领下,一直强硬地不招收任何没有落籍大明的学子,哪怕是一国王子也不行。

  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之后,他立即找到了锦衣卫,让这个专业机构列出了保密条例,把几乎所有涉及保密的项目列出来,让这些学生记住。

  这些涉世未深的学子们面对老奸巨猾的锦衣卫,只是不费力气的一番忽悠,就让他们一个个被打了鸡血一般,怀着为国效力的光荣使命,坐上了前往欧罗巴的商船。

  因为他们的跟随,不仅通政司,就连锦衣卫也以教导这些学生保密条款为由,派了两个关系户公费旅游。

  对此通政司并没有意见,也不怕锦衣卫抢功劳。论起各方面的保密制度,通政司也没有锦衣卫专业啊。

  在蒸汽机被发明出来之后,船只出海就再也不用根据天时出海了。虽然船只依旧受季风的影响,但也只是快慢的问题,即使逆风,现在的商船也能有每时辰六十里的速度。

  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,一小时才十五公里的航速,可谓慢的惊人。

  但是要知道,欧洲的大部分船只不仅小了许多,逆风的时候,一小时能跑十公里就是快船了。

  十日之后,商船抵达了星城。

  这里不仅是大明在南洋地区的行政中心,也是贸易中心。

  整个中南半岛地区,如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国,包括婆罗洲,吕宋,苏门答腊岛全部都是大明的资源供应地。

  因为这里盛产石油和橡胶,南洋地区的也发展了一些基础工业,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轮胎厂和橡胶制品厂。

  船只在星城停留两日,蒙正别的什么都没有买,一下子买了超过两千个本地产的廉价足球,还买了上百个打气筒。

  他既然决定了要带动欧洲的足球发展,树立自己的纨绔二代形象,但是纨绔也分不同的类型。

  他是一个优雅的纨绔,有深度的纨绔,可不是那种败家子。

  真要是败家子那种,也根本不可能获得欧洲各国上层人士的信任。

  五月十六,船只抵达了西昌群岛,这个后世的安达曼群岛现在还是一片原始森林覆盖的荒岛。

  岛上虽然有几千土著,但是已经被沐家杀了大半,剩下一些土人,也都已经臣服了大明。

  蒙方这次就留在了这里,他已经准备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家族封地建设,将这里建成一个海上贸易点。

  在这里,他们遇到了沐家派出巡海的舰队,得到了极西三城,大胜白人联军的消息。

  这里与极西三城并无联络,但是唐林城和应天府有电报线路,应天府和这里也有电报线路,所以关于唐林城的消息,很快就能抵达。

  通政司这边得到了这个消息,就召集蒙特父子两人,又进行一番磋商,针对时局的变化,他们对在欧洲行动的方案,将欲达成的目标都会进行小幅度的调整。

  当黑石城的二十门火炮沿着卡马河运抵了前线的包围阵地,这二十门火炮对二十多万大军来说,其实不值一提。

  但是这二十门火炮带来的战略改变,却直接影响到了二十万人的士气。

  他们认为坚固的阵线在火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,虽然大明士兵并没有直接突入阵线,但是在联军的士兵心里,这个阵地已经不安全了。

  这个时候,不要说那些波兰,立陶宛的士兵,就连基辅,莫斯科,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士兵们,都没有了跟大明士兵死磕的冲动。

  在一帮将领经过几天争吵与妥协之后,他们做出了撤退的计划。

  在人数上,他们具有绝对的优势,但是不论是火药,子弹,他们都不多。而且如今的燧发枪面对大明的连发枪,也如同烧火棍一样无用。

  这种武器的差距不是士气能够抵挡的,而大明士兵一直不肯与他们进行接触战,他们的人数虽然多,也弥补不了双方之间的差距。

  这场战斗,在一个月以前,就已经注定了结果。

  敌军的突围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顺利,他们并没有遭遇大明士兵顽强的抵挡。

  但是当他们的战线被拉长,人数逐渐分散开来之后,大明士兵变成了一个个猎手,无情地隔着一段距离,收割着他们的生命。

  从卡马河畔到喀山,再从喀山到下诺夫哥罗德,这几百里的茂盛草场,变成了联军的地狱。

 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个倒下,自己却无能为力。

  特别是五月初八,那一天下起了大雨。白人联军们的燧发枪并没有防水装置,所以在逃窜的途中,他们的火枪变成了烧火棍。

  而这一天,三万大明士兵直接突进了他们的阵营,那在雨中响起的枪声,成为了所有联军士兵的梦魇。

  仅仅这一天,在伏尔加河北岸的森林边,联军士兵就丢下了超过五万尸首和五万伤员。

  他们丢下了辎重,开始疯狂地逃跑。在所有士兵的心里,他们只想比其他人跑的快一点就好。

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