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 第 68 章_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68章 第 68 章

第(2/3)页

习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想在明年80年提前从华清大学毕业,光是嘴上说说可不行,她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提前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的学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此,她还得写几篇经济学方面的论文争取发表到专业的学术报刊,这样跟学校申请提前毕业,才能有优势。毕竟这时候,大部分心里都没有提前毕业这个概念,自己没有两把刷子,学校怎么可能让你提前毕业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在这一年,国外某交响乐团首次访华,刘美云有幸作为大学生代表接待团,和京城各高校挑选出来的大学生,一起站在机场迎接,并且作为辅助翻译,在旁观摩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个机会也是她从上千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1000人,最后只留下5个名额,从英语读写、到口语、再到外国文化交流,刘美云几乎都是碾压竞争对手的存在,一路挤进千分之五的入选名单,最后带着华清的校徽,一脸骄傲的站在接待团里,华清校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!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华清是理工科学校,报名的1000名学生里,京外、京大、京师范就占了半壁江山,校长本来都不抱啥希望,哪能想到,刘美云不光经济学得好,外语也这么强悍,才学不到两年时间,就能如此突出,真给他们华清长脸!

        然而让校长更没有想到的是,刘美云那头还在京体给他们华清长脸,他在经济部的老朋友,就激动的找来办公室,往他桌上丢了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专业书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曾,你们学校有个叫刘美云的同学,快,把她给我找来,我要见一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还一脸懵:“她不在,你找她干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她不在?去哪儿了?”男人着急。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就把刘美云在首体代表华清参加交响乐团接待的事,骄傲的给老朋友一说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吧,咱们华清可不光理科生优秀,这英语也很厉害嘛!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的朋友也愣住了,他没想到这位同学不仅经济学得好,其他方面也这么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找刘美云啥事啊?”曾校长才有空去翻桌上的经济专刊。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朋友等不及,直接翻到中间那一页开始,激动的说:“刘美云同学的这篇经济学文章,写得太好了,你看就这篇,《经济与未来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眼皮狂跳,他手里这本经济学术专刊,要没有一点真才实学,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被刊登上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擦了擦眼镜,曾校长认真看了一遍,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,老朋友就等不及又指着后边道:“还有后面这两篇,她一共发表了三篇,都很优秀,但我最喜欢第一篇!老曾,你们学校真的培养了个人才啊,这位同学看问题的眼光很独特,而且宏观,文笔也风趣,引经据典的例子用得也很生动,让经济学没那么枯燥了,而且人人都还看得懂!”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这一刻才明白,老朋友为什么这么激动了!

        能在这种学术专刊上发表专业文章,而且还是一次性三篇,换了他也激动啊!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刘美云同学啥时候毕业,把她分配到我们单位来吧,我们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啊!”  曾校长朋友这一趟过来,也不单单只是来夸刘美云的,他是来找曾校长要人的!

        像刘美云这么优秀的人才,本身又是学的经济专业,来他们单位工作是再适合不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她还有两年才毕业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曾校长一盆冷水,泼老朋友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美云结束交响乐团访华接待的光荣任务,重新投入到紧张学业中的时候,校长又把刘美云叫到办公室,一通鼓励表扬,当然老朋友来学校专门挖人的事他没说。

        说出来怕刘美云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曾校长哪晓得,刘美云压根就没想过毕业等分配那事儿。

        教你如何设置阅读页面,快来看看吧!

        她满脑子想的,都是怎么好好表现积累成绩,争取提前毕业,专心干她的个体户咧!

        而姚顺六那边,也不用刘美云操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跑了几趟羊城后,他现在别说已经清楚去哪里能拿到低价质量又好的货,甚至还能学一两句羊城话!

        刘美云就偶尔过去看看账本,除了喇叭裤,她又让姚顺六拿了□□镜、和的确良衬衫,一套搭配下来,夏天走在京城的公园大街上,形成一道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也正像刘美云说的那样,喇叭裤在京城穿的人越来越多,入这行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好些待业在家没有工作的回城青年,趁这机会,也跟姚顺六一样,南下羊城,或者直接去沪市拿货,再回京城销售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美云翻着账本上的销售统计,看见有一栏,直接13块一次性出了200条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好多找我订货的,而且一开口还要的不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姚顺六现在都开始头疼,每次拿回来的货,不到几天就没了,而找他预定的人却还不少,他都快逐渐从零售转成批发了,虽然单条少赚几块,但是资金流回流快啊,而且节省人力和时间,他多跑一趟羊城,赚回来的钱就比自己零售还要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他只有一个人,运输也是个麻烦,每次跟火车都得打点关系,太多也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了”姚顺六突然想起来,跟刘美云说道:“一次买300条这个,是个女的,我卖完怕有问题,还偷偷跟了段时间,发现她是你们学校的,而且她还在卖头绳,就这种的,一毛钱一个,还在你们学校附近租了间院子放货,这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姚顺六主要是担心这个。

        华清大学的同窗,也在做个体户?

        刘美云倒是挺好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很少有像她这样,在大学念着书,还不安分出来赚钱的吧,大部分都是在家待业的人才肯出来干这个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得不说,这位同学,很有钱途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美云:“对了,姚大哥,这几个月你辛苦下多跑两趟羊城,等明年年初我想开一间服装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姚顺六惊了,“开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,服装店。就在二环内,靠近市中心的位置,你有空的话,帮忙打听一下那附近有没有合适的铺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能行吗?”  姚顺六有点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