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6章_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636章

第(2/3)页

        耶律大石率领辽国铁骑一路追杀进入狭窄的山谷道,山谷道路狭长,两边山坡陡峭,也有爬上山坡保命,结果把自己摔死。

        狭长山谷中,接战的永远只是最前方和最后方的人,一下,景军人多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,辽国将士们士气更加高涨,一路杀过去…

        追了大约半个时辰后,景军彻底放弃反抗,丢盔弃甲,只知道逃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耶律大石浑身血污,已累得气喘吁吁,肺部火辣辣的疼,握刀手臂酸疼,可将士们依旧斗志高昂,一路顺着山谷向南追击,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杀了多少景军了…

        枢密院来往的快马依旧很多,进进出出,不过李长河反倒没那么忙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大军进入辽国境内之后,北方的消息来往平均变成十五天以上,正值夏日,风雨来去不常,好的时候能到十天内,稍微遇上天气有变,二十天以上都没有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专门把他叫到御书房问了好几次,李长河也束手无策,现在又没电话电报,他能收到信报的时候,基本上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天以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战事初始阶段,枢密院还能做一些参考或者问责,等到大军真正出发之后,枢密院就只有收集情报的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送信的信使往返需要一个月左右,完全不可能干预战事,而且也万万不能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,是基于客观事实的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远在京城的君主或者枢密院越级指挥,毫无章法,那么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前线执行后方命令,可后方命令却是根据一个多月前的局势做出的判断,完全不对事,还会导致延误战机等等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很多,还酿成许多惨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方面的代表还是大宋,特别是自以为比哥哥牛逼的赵光义。可能是觉得跟着哥哥打了那么多战自己也牛逼了,还有就是出于对禁军的不放心,赵光义最喜欢干的事就是越级指挥,人在京城做,遥控指挥大军,还好事先写好阵图,军队都要照着他的命令打。

        结果赵光义一身打仗,一身打败仗,还是大败仗,两次举国北伐败给辽国,一次败给交趾(越南),三川口、好水川、定川寨三大战役中接连败给西夏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原本经赵匡胤经营,兵锋强大的北宋造成巨大打击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古代确实有军阵的说法,但其实在北宋之前并不那么看重,军队摆阵需要的是因地制宜,由率军将领随机应变,而不是死板的照着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