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,混乱的1936年续7。_喋血上海滩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九十一章,混乱的1936年续7。

第(2/3)页

离,在邯郸哪里坚守,马洪奎和阎锡山还有红党哪里坚守山西,战争一旦打响的话我们就命令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马上撤离太原,不能把兵工厂留给日本人,阎锡山的兵工厂还是有一定的规模。

太原兵工厂是阎锡山在山西开办的炮弹药的兵工厂,太原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及汉阳兵工厂,是民国史上的三大兵工厂。阎锡山能够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,与太原兵工厂为其制造兵器弹药,进而招兵买马,扩大势力有直接关系。太原兵工厂的前身是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,阎锡山在辛亥革命后,由清军86标标统(相当于团长)一跃而为西大都督,独揽大权。1914年5月,阎被袁世凯委任为同武将军,1916年又被委任为山西督军。1917年,阎锡山出席北京督军团会议时,曾参观陆军部国产武器试射比赛。见现场试射的汉阳兵工厂所制的枪炮精良,遂萌生自造军火的念头。

1917年,阎将晋军扩编为4个混成旅,计有12个步兵团,2个骑兵团,4个炮兵营,1个机枪营。装备各种枪械1万多支,包括机关枪数十挺,山野炮数十门。这些武器年久失修,尤其缺乏枪弹。只有打仗时才下发少数子弹给部队,士兵所挎的子弹带大半是空的,而进口武器弹药则为北京政府所不允。在当时军阀派系林立,你争我夺的情势之下,要保住地盘,巩固统治,阎感到筹建火药厂和枪弹厂是当务之急。

早在1898年(光绪二十四年),山西巡抚胡聘之受张之洞搞洋务建立汉阳兵工厂的影响,就在太原小北门(拱极门)外柏树园千佛寺庙地建了厂房22间,命名为机器局。其时设备简陋,又缺工匠,只能修理戈矛、马刀、小炮等物件。后从天津等地聘来一批工匠,比较复杂的废旧兵器也能修配如新。及至1912年(民国初年),阎锡山委派留学英国的定襄人李蒙淑(陶庵)为机器局局长,略加扩充规模,但仍无制造武器的能力。阎锡山怕袁世凯猜忌而遭铲除,就在1914年将机器局改为山西陆军修械所。袁世凯死后,阎锡山遂放手大胆进行扩充军备的活动。为解决资金问题,阎在修械所内增设了铜元局,用铸造铜币所得的巨额收入,扩建了厂房,添置了机器,并从天津等地招募机械技工,职工增至五六百人。1920年3月,阎又下令将修械所和铜元局合并,改称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。

开创初期,人员机构、机器设备十分简陋,主要是修理兵器,生产大刀、长矛和火枪。那时没有深孔加工设备,枪筒的制作采用土办法,把盘条缠在l个芯子上,加热后捶打,最后淬火而成。一个枪托就需要一个木工干3、4天,修一支步枪需要l个月。此时的生产无计划可言,每月生产3、5支,8、9支步枪不等,制造出来就算合格,也没有检验。这个时期生产的火枪,又长有车轮和炮架,在枪托和炮架上刻上“晋局庚子年造“,这样就变成了自己生产的武器。就是这样的生产方式延续了数年之久,但也锻炼了一批技术骨干。特别是用外国零部件装配过枪支、火炮后,生产技术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。总的来讲,这时兵器生产略具雏形。辛亥革命后,1912年,阎锡山担任山西都督,加紧军火制造,从日本、德国、英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械设备,聘用国外军工厂技术人员,逐步扩建山西机器局。

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改名为太原兵工厂前,上设总办,由晋军第一旅旅长商震兼,李蒙淑任厂长,下设三个科,其中第二科分工专管制造火药和枪弹。1921年,实习厂从上海高昌庙所设的陆军部国营军器工厂订购子弹机一套,日产子弹1万发。后经太原育才机器厂仿造了子弹机,产量翻了一番,日产2万发。另可以制造六五步枪、七九步枪和手持机枪的子弹,此乃山西制造军备之开始。在造枪支弹药成功的同时,又开始研制手榴弹。弹体分铁皮与铸铁两种。经过多次实验和战场的实践,木柄铸铁手榴弹弹体可以爆裂成数十粒乃至上百粒弹片,杀伤力大,成为山西造军火中的名牌,最高日产达十万多颗。南京和沈阳兵工厂均仿制,公认山西研制的手榴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