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8章:夏知青要住新房?_60年代:开局荒年,我带着全村吃肉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698章:夏知青要住新房?

第(2/3)页

泪,回答的异常坚定。

李有福欣慰的笑了笑,“有福叔信你。”

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,有福叔也会在其他地方看着你们姐弟俩个。”

庄耀祖眼泪汪汪,“有福叔,你会回来吗?”

李有福用手抹去他的眼泪,“会!”

“有福叔一有时间,就会来看你们。”

“咱们拉勾。”

李有福伸出手,大手和小手勾在了一起。

“拉钩上吊,一百年…不许变。”

……

新房前。

十几名工匠正挥汗如雨,有人平整地基,有人搅拌泥砖,还有人整理堆积的木头。

这个年代盖房,一般存在两种模式。

一种是生产队组织社员共同劳动完成,这种模式多数发生在开荒,就比如北大荒开始初期,又或是西部大开发的时候。

随着人口聚集,已经形成规模,公社,生产队,就会延伸出第二种模式。

又叫传统工匠体系。

例如木匠,石匠,泥瓦匠,很多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,而工匠通常以家庭为单位,承接一些小型建筑,比如盖房子,修缮房屋等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工匠和猎户同样属于生产队的社员,猎户每年交够一定数量的猎物,就和地里上工的社员一样,到了年底由生产队分粮,分钱。

工匠给人盖房子,修缮房屋,除了一个生产队可以用工分抵扣以外,去其他生产队,公社干活,收的就是真金白银。

计算工分的时候,就要拿真金白银到大队部买工分,而买到的工分,到了年底,就和其他社员一样,按照工分分粮食,分钱。

李有福给两个小家伙建的房子,就属于第二种,找的是隔壁生产队,一个姓马的师傅。

马师傅今年46岁,在当地小名气,他从当学徒到现在,已经在一行干了快30年,附近几个公社,生产队,谁家要建房子都会找他。

属于那种有口皆碑的传统工匠。

一看见李有福过来,马师傅连忙上前。

“有福班长来了。”

“你看这块,地基已经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