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5章:朱元璋垂帘听政_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545章:朱元璋垂帘听政

第(1/3)页

  大明,奉天殿。

  朱元璋坐于龙椅之上,眼神平静的看着下边磕首的群臣。

  半晌也没有开口说话。

  在朱元璋没有说平身之前,按照礼仪的流程,所有臣子是没有资格起身的。

  朱英安静的站在朱元璋旁边,似乎知道了今日有什么事情发生,眼神中带着一抹无奈。

 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,朱元璋微微咳嗽一声,这才开口宣布道:

  “咱之大孙,英才伟略,自从入宫以来,两年的时间里,整个大明的日子,是越来越好过了。”

  “京师的发展,咱相信诸位爱卿,也全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中。”

  “这高产作物,想来大家都不陌生,咱便告诉你们,这并非是咱发现的,而是当初咱大孙还没有册封太孙的时候,自西域给咱运送过来的,这是咱大孙的功劳,亦是大明的功德。”

  “近两年来,虽说各地仍旧有天灾饥荒发生,但是有了高产作物的帮助,咱大明的粮食储备越发充足,在咱打算的指导下,能够以最为快捷的速度,去解决这些问题。”

  “百姓们是越来越相信咱大明了,咱没怎么出去走过,可有些东西,咱是非常清楚的,能够让天下人都吃饱肚子,谁还会不忠于咱大明呢。”

  “两年,仅仅是两年的时日里,咱内帑的银子都快要装不下了,也就是这两年的时间里,户部的赋税钱财,也是往年的十多倍之多。”

  “官员俸禄的改革,是咱大孙提出来的,因为咱大明有钱了,自然不能说苦着大家,咱也知道,很多爱卿们,家里是一地鸡毛,有些没啥底子的官员,甚至连吃饭都是个问题。”

  “这些方面,你们要感谢咱大孙,是他让你们有了现在这样的生活,也便是如此,让诸多的大臣,也能够安心的为咱们大明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可以心无旁骛的去施展抱负,而是纠结在这柴米油盐之上。”

  说到这里,朱元璋微微停顿了一下,给了下边大臣的一些思考时间。

  其实这些事情,是朱元璋一直早就想要说出来的,也是要为了给大孙证名。

 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,朱元璋很是欣慰,也有几分难过。

  欣慰的是,朱英在当皇帝这块,似乎有着极强的天赋,好像本来就应该是皇帝,各方面的事情都化解得游刃有余。

  难过的是,自己的本事,好像都没有要传给大孙的必要。

  能够帮助大孙的,只是在一些细微的方面。

  从根本上来说,一个国家的方向,自然应该是朱元璋来定夺。

  毕竟夺得驱逐胡虏的是他,恢复中原的是他,整顿天下的亦是他。

  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,好像在很多方面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,可是朱英从一些小事慢慢的累积起来,把他的一些曾经定夺好的东西,慢慢的就给推翻了。

  比如海禁。

  大孙在此之前,海禁几乎从来没有提起过,或者说不管是谁提起,朱元璋都会直接反对,即便是大孙也不行。

  可是大孙并没有在这个方面来讲述,更是没有去跟那些官员一样,去谈开海禁海的问题。

  他只是先行点出,倭国白银。

  大明是很缺银子的,当知道有大量白银存在于倭国之上后,怎么可能不动心思。

  即便是茹瑺这个兵部尚书,也是在第一时间里选择了支持征伐倭国的提议。

  说起来,不就是为了白银吗。

  大明的赋税和支出,每年都非常的吃紧。

  任何世代,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,大量的宝钞印刷,正在不断的降低朝廷的信用,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,但也是谁都无法解决的事情。

  为什么支持征伐倭国,简单点说,但凡是有识之士都明白,在这个时期,大量白银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是极为关键。

  大明有兵两百万余众,一个小小的倭国,别说是先前的五十万大军了,哪怕是出动百万大军,那也是极为值得的。

  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

  当金山白银的消息于大臣之中扩散开来的时候,征伐倭国之战,就成了一场必然要打的战争。

  而征讨倭国的顺利进行,包括现在情报已经探明的白银矿藏,说明这是极为正确的选择。

  之所以现在没有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