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第186章 一个约定_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卷二第186章 一个约定

第(2/3)页

物价比较低,根本用不了七十亿港纸,最多五十亿就够了,还不需要一次性都投入,可以采用逐步注资的方式。

这条隧道建成之后,用不了几年,就能成为张震的摇钱树,每年给他带来十几亿的收入。

甚至可以利用它在香江和米国上市,在二级市场融资。

或者等几年赚够了之后,高价卖掉。

林诗瑶听完之后惊诧道,“阿震,你想得真远,难道东遂真的解决不了交通拥堵?”

张震点头道,“这几年香江的发展是成等比级数的,所以我们预计的数据,都要小很多,不信你等明年这隧道落成后再看,我的预言准不准。”

林诗瑶点头道,“我信你,因为你从不做没把握的事,不过呢你这次猜错了,我本来想让你投资的是一处地产!”

张震尬笑道,“那没事,错了就错了,愿赌服输,你什么要求我无条件答应。”

林诗瑶俏脸微红道,“我还没想到呢,你记住就行了,欠我一个许诺,早晚有兑现的那一天。”

张震笑道,“好,我欠你的记住了,那你说你的项目是什么?”

林诗瑶道,“听说过旧村拆迁么?”

八十年代香江人口增长迅速,住房问题日益突出。

许多低收入家庭居住在狭窄、拥挤、环境恶劣的寮屋或唐楼里,居住条件亟待改善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香江官方大力推进公屋建设,同时利用拆旧建新时的多余地块,进行高档住宅的建设。

利用高档住宅的利润,对那些公屋进行补贴。

这就需要有承建商来完成了。

这种模式后来也被内地采用,一直延续至今。

林诗瑶道,“目前那条隧道将几大房产商都拴住了,所以只剩下的一些小鱼小虾在进行改建承包,我想你有这么多资金何不跟我们家合作,开发一块地块呢?”

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,张震大喜,“目前你们家是不是已经有成熟目标了?”

林诗瑶道,“当然有了,而且位置极好,周边还是公园,商业发达,交通便利,你看就是那儿!”

说着向车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