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第227章 迷之柴窑_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卷二第227章 迷之柴窑

第(3/3)页

中还有小开片,大小相映成趣才对。

再说这胎质,确实是北宋的,但这种活呢行话叫做借尸还魂,它是用老窑址挖出的老胎,然后上新釉烧制的。

为了让它开片,采用了出窑浸冷水的方法,东西可以收藏,但它绝对不能当哥窑。”

戴光远露出恍然大悟表情,又拿过一只盒子打开道,“我还有一件五代时柴窑的茶盏,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宝贝。”

张震笑了,示意他打开盒子。

灯光照耀下,一只青绿色略带黄色斑点的斗笠盏露了出来。

张震这次伸手拿起,反正看了一圈,然后放下道。

“首先呢,我想说,洪武年间曹昭的《格古要论》北宋欧阳修的《归田集》明代黄一正的《事物绀珠》清代刘体仁的《七颂堂识小录》都有关于柴窑的记载,但仅仅是记载而已。

这些记载提供了历史文献依据,但由于柴窑没有传世实物、窑址也存在诸多争议,柴窑至今仍是中国古陶瓷史上的千年之谜。”

戴琳娜道,“这不就是实物了嘛,难道它也是假的?”

戴光远道,“对啊,这件东西可是我祖父在清末高价购买的,难道你认为它不真?”

张震道,“二位别急,先听我说完,所谓柴窑,是指北宋之前五代时期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柴荣的官窑,柴荣本是郭威养子,一直叫郭荣,登基之后才改回本姓叫柴荣。

而且后后周没有一统天下,严格来说它只是北方的割据政权。

柴荣在位时连年征战,也没时间去发展瓷器,历朝历代都是江山稳固之后的太平盛世才开始重视这些艺术的发展。

就算是柴荣英明神武,又才学兼备,在天下承平之前就开始发展陶瓷,那按照当时的习惯窑口也不会用皇帝的姓氏去命名。

比如宋代,汝、哥、官、钧、定,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,龙泉窑,德化窑,石湾窑,都是按照地名而来,哪一个用皇帝姓氏了,甚至连朝代名字都没用。

根据这些,我敢下个定论,这个所谓的柴窑,只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。”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