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_寒门宰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六百五十六章 图穷匕见

第(2/3)页

处河谷水草比这里还丰盛。”

  “如今只要渭源堡建好,即可在这六十里河谷处屯田,最少有五六千顷地。”

  听了王韶的话,章越总算有数。

  什么是真相?真相就是你说一段,我说一段,将两边揉起来就是真相。

  李师中他们有没有说假话?没有,但也有不实的地方。

  王韶有没有说假话?有说假话,但也有真的地方。

  过哑儿峡,便不是渭河中下游的峁地,在渭水上游之处确实有可以大规模屯田的地方。

  特别是从渭源至古渭寨这六十里地。

  只是从王韶说的三百六十里的渭水河谷,缩短到了只有一百里。

  能怪王韶吗?

  言辞不夸张,就不能争取到资源,无法让朝廷扶持他的河湟开荒之策。

  就如同十几年前卖房小哥为了让你买房子,可谓谎话连篇,但你买了房子后还真得好好谢谢人家。

  没有屯田,粮草就必须仰仗后方输送,补给线越长就运输的成本就越高,打下的地方就守不住。

  所以说屯田才是开边的根本,其余的方面都要退到一边去。

  王韶的那句数百里河谷,打动了天子,若说一百里就打了折扣了。

  但刘希奭也是精细人,反问了一句道:“渭源堡不是还未修好?又如何屯田?”

  王韶默然不说话。

  章越明白王韶的屯田,目前还是画饼。

  当初李若愚去询问王韶屯田多少时,屯在哪里?王韶便一句话都答不出。

  为什么有好地不屯田?

  面对刘希奭的质问,王韶憋了半天道:“渭源这六十里河谷靠得西夏人太近,屯不了。”

  夏宋边界有大量的两不耕地,特别是横山区域。

  为啥叫两不耕,就是西夏人耕不了,宋朝人也耕不了。

  西夏人每逢春季时就要屯兵境上,使宋军军民不敢耕种。到了秋季时再来一趟,若麦子熟了就替你免费收割,带不走的就烧。

  西夏人也是吃准宋军农耕民族的弱点,一直用侵耕,扰耕骚扰宋军,使得宋军边军无法屯田。

  哪怕宋朝与西夏关系最好的时候,西夏人也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