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226章 大道一程
第(2/3)页
曾看到过这两个故事。其出自法家圣人的一部名篇,上面将儒家的文人、墨家的游侠、纵横家的说客、患御者、商工之民,并称为世间五蠹,并进行了犀利的抨击...其称‘离法者罪,而诸先生以文学取,犯禁者诛,而群侠以私养剑!法之所非,君之所取,吏之所诛,上之所养’...对不对?”
许青白点点头。
老儒生微微沉吟,转念说道:“在回答这个问题前,师公先给你讲讲从中古时代就传承下来的这诸子百家...话说人族在上古时代筚路蓝缕、披荆斩棘,又在历经上古天劫后,进入到中古时代。在这一时期里,人族大一统的国家终在一天分崩离析,诸侯并立,礼乐崩废,大道将为天下裂,世人举目四望,尽皆迷惘...”
“这个时候,先后有先贤站了出来,担起人族的重担,前赴后继地带领着世人走出黑暗与迷茫,继续砥砺前行,力挽天倾。这期间,儒家、道家、释家、法家、兵家、墨家、纵横家、阴阳家、农家、名家...如雨后春笋般,一批批的冒了出来,各自在世间传播自己的学说,广收门徒信众...这是一个乱世中的盛世,是一个物资匮乏但思想空前繁荣的时代!各门各派百花齐放,竞相斗艳争芳,惶不多让。百家争鸣,诸子横议,各自先后引领着时代的进步,又在滚滚历史洪流中,交替更迭...有的,在洪流中站稳了脚根,成为一段时期内的显学...有的渐渐消失于洪流中,最后泯灭于众...”
“在这个盛世里,百家之间,各有大道根脚,甚至一些立世学说彼此大相径庭。百家谁都不服谁,各自较劲,纷纷互相抨击对方观点,更有甚者,为博世人眼球,提出了一些惊世骇俗的说法来,沽名钓誉...”
“就比如说,儒家讲究‘克己’,生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兼得,舍身而取义者焉!...有别家就提出‘贵己’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!...像那墨家,又提倡‘兼爱’,甚至可以做到无父无母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!...”
“儒家讲三纲,君臣、父子、夫妻,认为社会是有阶级的,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,治于人者食人,治人者食于人!...农家却反对划分阶级,反对剥削,言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飧而治...”
“儒家讲仁政,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!...法家讲法制,法阿不贵,刑过不避大臣,赏罚不遗匹夫!...”
......
老儒生接着说道:“不光百家之间有纷争,就连我们儒家内部,都有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之争!认为人性本恶者,不在少数,他们认为人性恶,其善者伪也,人性生而有好利焉,生而有疾恶焉,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色焉,如果从之性,顺人之情,必出于争夺,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...”
老儒生讲到此处,停了下来,目光灼灼地看向许青白,问道:“师公也不问你百家诸见了,单就咱们儒家内部的人性善恶之争,你是怎么看的?”
许青白沉默一会,想了想,这才开口说道:“性善一派,讲究正身守一,不被尘世侵染,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节操,守住善良的本心。性恶一派,主张重视后天的礼乐教化,不断改造人格,塑造品行...但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,都坚持人人皆可成圣的观点,因为,前者说,人本来就是善的,后者说,人本来就是智的..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02shuwu.cc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